close

 

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繼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 • 賽勒後最強的行為金融學著作
  完全解析人類天生不適合投資的股市版《不當行為》!
  看「行為投資學」如何顛覆400年全球股市歷史
   在股市的歷史中,有超過90%的人賠錢,你知道真正原因嗎?

  【投資人十大病徵】
  1.當大家都絕望而賣出時,難以鼓起勇氣買進
  2.在先前曾經遭遇虧損的情況下,恐懼感使得投資人忽略了股價便宜的理想買進機會
  3.投資人發生的主要虧損,是在有利市況下,購買素質偏低的證券
  4.我們一旦得知某人是專家,大腦就會關閉某些自然防禦措施
  5.每個人都自認為較別人知道得更多,自認為可以透過股票交易賺錢
  6.壓根不曉得據統計分析師的目標價格,平均較目前價格高出25%
  7.因為接收的資訊與消息量增加,明顯提升了自己信心程度
  8.不曉得有超過半數的市場重大走勢,完全和媒體報導的經濟面無關
  9.經常誤把某些資訊,看作是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
  10.死多頭或死空頭觀點,永遠不知變通

  投資人為何經常犯下相同錯誤?
  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 • 葛拉漢曾說過:「投資人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甚至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他自己。」很遺憾地,這仍是現今投資人最真實的寫照。自信、樂觀、偏見、情緒化和過度預測等人類天性,只是導致交易虧損的眾多特徵之一。幸運的是,行為金融學的進展,已證明了所有投資決策都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並成為投資研究開始正視的必修課題。

  投資大師們如何面對行為難題? 
  在本書中,行為投資專家蒙蒂爾將帶你認識投資人最常遇到的行為挑戰和心理陷阱,並提供這些問題的解方。除此之外,他從一些投資大師的案例中,告訴讀者當專家面對這些相同的行為偏差時,其思維與應對策略,甚至反向利用人性進行操作。最新的研究顯示,將行為金融學應用於投資組合,絕對可以幫助投資者避開潛在風險,甚至替經理人保障金融機構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我們該強調結果,還是注重過程?
  本書除了解決行為挑戰議題之外,蒙蒂爾更要求投資人應注重程序而非結果。他以經典的賭牌故事為例,強調流程永遠重於結果,而不必把心思放在我們無法控制的回報上,這才是真正專業的投資技巧。這也呼應了本書主題,唯有專注於流程與理性行為,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發揮最大潛力,創造良好的長期績效。

各界推薦

  「任何人如果想瞭解人類天性與金融市場之間的互動,就應該鑽研這本經典。」——丹 • 艾瑞利(杜克大學行為學教授,《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對於投資來說,所謂成功,就是絕大多數交易都能站在正確一方。關於這項目標,本書提供了最佳指引。」——布魯斯 • 格林伍德(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與資產管理教授)

  「『瞭解自己!』想要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就必須設法克服人類天性。任何人如果不打算閱讀本書,就不是理性的人。」——艾德華 • 邦漢卡特(木星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兼投資長)

  「任何投資人都會因為閱讀本書而受益。」——傑夫 • 霍克曼(富達技術策略分析總監)

  「詹姆斯 • 蒙蒂爾告訴我們,身為投資人為何會呈現如此相似的非理性行為,指導我們如何和內心深處的史巴克(Inner Spock)溝通,擬定更棒的投資決策。真是太棒了!」——約翰 • 墨爾丁(千禧波投資公司總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斯 • 蒙蒂爾 (James Montier)


  波士頓投資公司GMO(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 Co.)資產配置小組的成員。在此之前,他曾是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策略部門共同首長,並在過去十年間,多次獲選為Thomson Extel調查評比的年度最佳策略家。蒙蒂爾具有杜倫大學(University of Durham)講座學者與皇家文藝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會員的身分。媒體向來形容他是反對偶像崇拜者,也是直言不諱的獨行俠,其研究報告受到廣大投資人的熱烈青睞。

  蒙蒂爾另著有三本引領市場的投資著作,分別是《行為財務學》(Behavioral Finance: Insights into Irrational Minds and Markets)、《行為投資法》(Behavioral Investing: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Applying Behavioral Finance)和《這才是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Investment)。

譯者簡介

黃嘉斌


  台大商學系,Essex University經濟系,UCLA經濟學博士研究;曾經任職揚智投顧、潤泰投顧,目前從事專業翻譯。
 

目錄

前言 人類:天生的犯錯專家 千禧年浪潮投資總裁/約翰 · 墨爾丁
導論 這是關於你的一本書
 
CH.1 投資人的情緒挑戰
拖延習慣的危害/預先承諾的功能

CH.2 當投資人碰上股市大崩盤
直覺思考的風險/專家擊敗空頭的法則

CH.3 樂觀是投資的朋友還是敵人?
樂觀與X系統/先天性質 VS. 後天培養/對抗過份樂觀

CH.4 為何要聽信一群自稱專家的人?
為何要聽信吉姆 · 克萊默?/聽取別人的指示,極端危險/基金經理人是氣象專家或醫生?/過度自信可能有害自家財富

CH.5 愚蠢的預測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繼續預測?/預測有何用途?/霍華 · 馬克斯談預測矛盾

CH.6 資訊超載
資訊真的越多越好?/重質而非重量/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

CH.7 關閉泡沫觀點
情緒豐富的市場先生

CH.8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羅傑爵士令人遺憾的故事/偏見的奴隸/找尋公司犯錯的可能

CH.9 多頭與空頭總司令
堅持己見/保守心態根源的沉沒成本

CH.10 海妖之歌的故事
股票市場的故事/謹防期望的資本化/專注於事實

CH.11 泡沫行情就是黑天鵝事件?!
對於可預測意外事件,為何不能拿捏時效?/辨識泡沫的初學指南/個人投資者的優勢

CH.12 結果正確,但理由不對
不是我的錯,只是運氣不好/不要放馬後砲

CH.13 過動投資的危害
我們可以從守門員身上學到什麼?/績效不彰會增進採取行動的慾望/投資人與行為偏差/等待紅中好球

CH.14 人多的地方很危險
對抗群眾的痛苦/屈從的好處/集體思維的危險/溫馴群眾之中的獨行者

CH.15 投資了結的時機
人類沒有特別聰明/短視與厭惡損失/為什麼賠錢的股票就是賣不下手/稟賦效應
CH.16 程序!程序!程序!

程序心理學/程序受託責任
 
結論 通往地獄之路鋪滿善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6879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6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前言
 
人類:天生的犯錯專家

 
我可能是個經常做出錯誤選擇的專家。長久以來,我犯下太多這類錯誤,從不健康的食物選擇,乃至於拖延運動(選擇今天偷懶),還有令人遺憾的投資選擇(嘆氣)。
 
接著,我目睹了家裡七位青少年的無數錯誤選擇(感謝老天,現在只剩下一位了,但最近又開始觀察孫子輩探索這個世界)。青少年們擁有神奇的能力,他們總是在今天做出最容易的選擇,而把困難的選擇留到明天。然後,隨著年紀漸長,這種拖延的功力更為深厚,也做出更多錯誤選擇。
 
這些年來,我曾經訪問數以百計的投資人,由剛上手的小散戶,乃至於億萬富豪。對於這些人所犯的各種錯誤,以及他們發明的千奇百怪藉口,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從國家與世界的立場觀察,我們也做出許多錯誤選擇,總是選擇最容易走的路,結果產生八十年來最慘的全球經濟危機。現在,為了重返正規常態,我們不得不面對許多困難選擇。不論是個人或國家,歷史充滿太多這類不當的選擇。
 
過去幾十年來,出現一門新的科學,強調我們人類不僅偶爾會有非理性行為,而且這些非理性行為是可預測的。這門新成立的行為科學,開始留意我們如何做出決策,並發現許多有關人類看似有趣, 但卻往往令人困擾的行為。
 
我們的情緒與決策程序很多都已經根深蒂固,嵌在大腦,這是人類十萬年以來,從非洲草原演化至今,為了求取生存而慢慢形成的本能。我們適應運動,學習如何迅速做成決定,因為這往往代表生與死之間的抉擇,譬如決定躲避危險的獅子,追逐溫馴的羚羊。
 
這些求取生存的本能,雖然平時很有用,但一旦邁入現代化世界,尤其是現代投資世界,往往讓我們很容易犯錯。舉例來說,當我們追逐動能時,總認為既有走勢將持續發展,行情一旦開始發生轉折而下跌,我們就會逃跑。所以,適用於非洲叢林的生存本能,未必適用於現代金融叢林。
 
很幸運地,我們不僅只是「犯錯人種」(homo mistakus)而已。對於我們這個物種所做的錯誤選擇,我們如果完全不能汲取經驗而學習新知識,那麼早就被掃到歷史垃圾堆,讓那些比較不會犯錯的物種淘汰。
 

 

 

 

就在前幾天,有外媒SamMobile報導稱,三星正在研發1.5億像素攝像頭,其傳感器尺寸達到了驚人的1英寸。 對於黑馬來說,高像素從來不是正義,君不見隔壁友商的1億像素也只能比友商的4800萬稍好一點。 所以,像素越高不一定代表畫質越好,只有真正的底越大才能讓畫質更加的清晰銳利。 ... 在說明1英寸的傳感器能做什麼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傳感器(cmos)的尺寸大小意味著什麼?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在暗光環境下拍攝的體驗,如果沒有足夠的光源,那麼拍攝出來的畫面總是會讓你覺得非常的暗。 在沒有外界光源的情況下,我們有兩種方法提升畫面的亮度:提高iso和延長曝光時間(在手機的光圈是一定的情況下)。 在這裡簡單的舉個例子,下面的兩張圖片均在同一時間段拍攝,未做後期調色處理,大家看出差別了嗎? (ISO:50,S:0.6s,F:1.8) ... (ISO:50,S:1s,F:1.8) 很明顯,在光圈一定的前提下,從上面兩張圖片可以看出,當感光度(iso)越高曝光時間(s)越長的時候,我們所拍攝的照片就會更亮。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能延長曝光時間也不能提高iso,這個時候又該如何獲得較好的畫質呢? 很簡單,增加傳感器面積! 傳感器的面積尺寸越大,獲取到的光線越多,最終的成像也就越清晰。所以在攝影圈我們經常可以聽見這樣一句話:「底大一級壓死機」。 ... 這一次,三星研發的1英寸的1.5億像素攝像頭,可以說是業界第一款高像素大底的傳感器。 至於為什麼不是第一款用在手機上的1英寸傳感器,當然是因為松下的Lumix CM1。 截止目前為止,世界上擁有最大CMOS傳感器的手機是松下Lumix CM1。 1英寸的CMOS傳感器加上2000萬的像素,足以讓它的成像畫質比肩一些卡片機。 ... 可以說,三星即將推出的1.5億像素攝像頭,勢必會在手機拍照市場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據目前的消息顯示,三星不僅會為其配備三星Galaxy S20 Ultra上獨有的Nonacell技術,還會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出售給小米、OPPO、vivo。 而後者將計劃在明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 ... 根據市場供應需求和研發時間來看,配上三星這塊1英寸的1.5億像素攝像頭少說也得是高通驍龍875處理器。 所以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手機配置帶不動這顆攝像頭。 那麼,這塊1英寸底的1.5億像素攝像頭用在現在的手機上,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呢? 首先自然是畫質上的提升。 在算法差不多水平的情況下,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比現在1億像素更好的畫質,還可以直接在暗光下拍攝出噪點較少的視頻。 另外,因為畫面可裁切範圍變得更大,再配上手機的穩定系統之後,我們就可以獲得比普通傳感器更平穩的畫面。 ... 看到這裡,你是否開始好奇,這麼大的底用在手機上之後,手機的拍照能比得過相機了嗎? 比得過也比不過。 之所以說比得過,是因為,在同樣的1英寸底子下,手機的優化超過了卡片機的優化。 畢竟現在有的手機畫質已經開始打敗傳統的卡片機了,就更別提有的開始直接叫板黑卡了。 相比於卡片機的各種「閹割」,同等底大小的手機綜合體驗肯定優於傳統卡片機。 ... 說比不過也很簡單。 卡片機中就有一個「Bug」——黑卡,它打破了小機身和高畫質不能並存的「魔咒」。 黑卡7採用了索尼最新研發的1英寸堆棧式2010萬像素Exmor RS CMOS圖像傳感器和最新一代BIONZ X圖像處理器,最快可實現0.02秒的對焦。 雖然它沒有1.5億像素,也沒有手機強大的處理器和算法,但手機圈裡敢挑戰這款「口袋中的A9」的,卻寥寥無幾。 ... 當然,最讓手機望洋興嘆的,還是它那24mm—200mm焦段的無損光學變焦。 手機:比不過比不過。 除非手機廠商徹底放棄手機相機外的其他結構,將重心全部轉移到鏡頭上來。 但是,這樣本末倒置的手機還稱得上是一臺合格的手機麼? ...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手機的畫質徹底超越卡片機,更上一個新臺階。 到時候,我們只需要隨身攜帶一個輕薄的手機就能獲得以前黑卡才能擁有的同等畫質。 -------在家無聊嗎?推薦幾款好玩的遊戲,點擊查看--------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L2jNgQ8.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9704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北屯容易冒汗治療中醫大里小兒過動改善中醫診所大里恐慌治療中醫
北屯躁鬱恐慌改善中醫診所 北屯口內疼痛中醫推薦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神岡肩膀緊繃酸痛治療中醫 西屯心臟無力感治療中醫 Dcard推薦的中醫診所霧峰白天沒精神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里注意力不集中看什麼科 負責任會傾聽需求的中醫診所神岡小兒過動看什麼科 潭子自律神經失調中醫推薦 當地人都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qq15oi27k 的頭像
    fqq15oi27k

    郭典燕的購物優惠

    fqq15oi27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